分享
语言
繁體中文
English
首页
GoGBA港商服务站
咨询服务
活动回顾
大湾区城市
东莞
佛山
广州
香港
惠州
江门
澳门
深圳
肇庆
中山
珠海
GoGBA簡報
订阅电邮通讯
首页
GoGBA港商服务站
咨询服务
活动回顾
大湾区城市
东莞
佛山
广州
香港
惠州
江门
澳门
深圳
肇庆
中山
珠海
GoGBA簡報
搜寻
所有城市
东莞
佛山
广州
香港
惠州
江门
澳门
深圳
肇庆
中山
珠海
热门议题:
所有
科技创新
金融资讯
创业就业
营商环境
其他领域
领事馆
商贸名册
新闻热点
「港资港法」由深圳前海扩展至深圳市及珠海市两个试点城市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批复,允许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珠海市登记设立的港资企业选择适用香港法律作为合同适用法,同时认可以香港为仲裁地的仲裁协议效力,自2025年2月14日起施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
(
300
结果 )
《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工作指引》正式发布
粤港澳三地法律部门7月30日共同正式发布及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工作指引》,而根据《工作指引》进行的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员推荐程序(香港)也于同日展开。有意参与推荐程序(香港)的人士,须于2025年8月29日或之前,向将其纳入仲裁员名册的指定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及常设办事处提交申请表格以及证明文件或补充资料。推荐程序详情可参考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网页。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
金融新政支持提振消费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19项措施加强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其中提 出支持更多消费领域贷款投放,增加对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以 完善支持扩大消费的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
多举措鼓励外商扩大投资
为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内地从简化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 加强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发布一系列措施,以及新增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在 境内直接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推动绿色低碳标准化
工信部《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聚焦碳足迹、绿色制造、数字协同,引领产业低碳升级。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
广东公布促进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广东出台《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助外贸转内销、促消费、扩投资、强创新,力撑国内大循环。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
“港澳药械通”已批116种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18日发布消息称,“港澳药械通”政策已拓展至45家指定医疗机构,实现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全覆盖,截至当天,引进116种药械,其中药品52种、医疗器械64种,惠及居民万余人次。
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赋予龙头企业标准、评价、定级三大自主权,打造“岗位+培训+评价+就业”全链条,年覆盖11万人次,塑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高地。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东莞发布“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22条”
《东莞市发展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品质若干措施》22项新政措施,从金融增量、绿色创新、风险补偿到跨国服务,全方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活化东莞实体经济新动能。
南方日报
东莞推出22项政策便利企业融资
《东莞市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通过强化金融资源供给、创新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大财政金融协同力度、健全保障机制五个方面22条举措为东莞企业提供便利融资。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东莞连推两政策聚焦智能机械人
东莞连推《东莞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及《东莞市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内地为港设置专利快速预审服务
深圳开通面向香港创新主体的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在内地申请专利的香港创科业界可向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专利预审请求,其专利申请经预审合 格后可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快速审查通道,大幅缩短审查周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内地为港设专利快速预审服务
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稳企业、促进就业、扩消费、强投资,23条政策组合拳助力广东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国内大循环。
广东省人民政府
新政增加融资供给支持小微企业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推23项新政,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强风控,助小微个体融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广东文化产业推进湾区联动
广东省印发《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涵盖影视、演艺、游戏、电竞、网路视听等领域,共87条政策,聚焦精品创作、全产业链支撑、大湾区协同、前沿技术应用等,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广东文化产业全国领先地位。
南方日报
内地与香港“互换通”优化
"互换通"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并推出以LPR为相关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旨在提升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愿望,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
3
4
5
6
7
更多
返回
您的浏览器已关闭JavaScript功能,请开启JavaScript功能,才可正常浏览此网站。